Search

🥀🥀🥀《青春作伴》🥀🥀🥀

-----梔子花的謝幕

春天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🥀🥀🥀《青春作伴》🥀🥀🥀

-----梔子花的謝幕

春天是美好的季節,有風迎面拂來,有光隨風閃動,風光明媚處,繁花盛開。

人們總喜歡花開。花開時的奼紫嫣紅、嬌豔秀美、千姿百態,象徵萬物復甦的希望,生命歷程的綻放,甚且拈花一笑的禪思。

但花謝呢。

花開總有花謝,春去終有冬來,戲起難免戲落。曲終人散沒人喜歡,但也不好台上風風光光卻在下台時一個糊塗踉蹌。

因為從小就愛在老爸親手栽下的滿庭綠蔭花香裡閒晃蹓躂,花開花謝,於我,一如四季,豐美蕭瑟,皆有風景。

正對老家透天厝左側一條狹長綠帶,鬱鬱蔥蔥,是爸爸學生曾經寫進作文裡的「熱帶叢林」。地方不大老爸卻很貪心,除了左前角落站著高大的南洋杉,是每到耶誕節必掛漂亮燈飾的我家門面,接下來你擠我我擠你密密麻麻排排站的,依序是香花系列的含笑、桂花、梔子和茉莉……。過度膨脹不願交棒

茉莉常見,讓人聯想凍頂烏龍老人茶。桂香幽微,除非風吹一陣暗香動,否則得湊近方聞。含笑香甜,像樹上的冰淇淋,聞多了有點膩。年輕的我,好長一段時間獨鍾梔子,綠葉白花,看上去清新雅麗、聞起來馥郁沁心,特別是名字,不論講的寫的,都帶有濃濃文學氣質。

但自從一次注意到梔子花謝的樣子,那刻起,我再也沒辦法那麼喜歡了。

印象中,那是某處公園的角落,因為熟悉的香氣引領,我知道整排作為樹籬的大片梔子正值春季盛大演出的尾聲。咦,在我想要走近欣賞時,突然瞄到像是哪個沒公德心的人丟了什麼在樹叢間,才待抱怨壞了賞花興致,定睛瞧卻發現夾雜在盛開花朵之間,一朵朵彷若用過衛生紙般破敗萎靡掛在樹梢的,竟是梔子殘花。

可惜了梔子。她連含苞時蜷曲如燭的姿態都優雅,卻在謝幕時因戀眷枝頭不肯輕離,像是耍無賴,完全搞砸了一場美麗演出該在眾人心中留存的巔峰印象,更不用說最後一瞥的下台身影。

我是在讀到這一期《經濟學人》雜誌關於企業高管的第三人生,想到梔子花的。這報導提及愈是職場上職務頭銜高的人,愈在接近退休前會出現提得起放不下,或過度自我膨脹不願交棒,各種古怪行徑和複雜情緒。

《經濟學人》和我持同樣看法,我們正面臨「不退不休」的新退休時代,所謂退休,其實是轉換跑道、切換模式,甚或重新展開人生的大好機會。重點是,已退或待退的嬰兒潮和後嬰兒潮世代菁英,和現今二三十歲的千禧世代、數位世代早習慣跨界斜槓優游豐富的人生樣態大不同,我們經歷前半輩子的工作人生和成就,許多是犧牲個人興趣才華和享樂,甚至以健康、婚姻為代價,辛苦換來的單線、不完整人生。

從這角度來看,此階段的退休下台,何止不該內心驚恐、抗拒拖延,反而應趁著自己還算青壯有活力,盡早脫離結清,另開視窗、再拓界限,找回上半人生一次次被工作犧牲的部分自我,為自己勇敢的再活一次。

至於走到真正最後階段的人生謝幕,是櫻花般,竭盡生命的燦爛之後任憑繁花落盡的蕭索;山茶花般,大器雍容的開展後猶能全花落地的風範;還是空谷幽蘭那樣,花自開落人自好……?

梔子雖無辜,至少以自身提醒我們,如春花開落的人生裡,該你的時候請極致綻放,該離去時記得留下優雅。生命有其階段性,與其留來留去留成愁,不如化做春泥護花,或待下次花季的登台。/【名采】蘭萱專欄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